材料加工工程系

作者: 来源:发布时间:2018-03-01

材料加工工程系是在基于永利官网原有的焊接与铸造两个二级博士点学科及锻造学科组成的材料成形工程与控制专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下设焊接与涂层研究所和铸造及耐磨材料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制造工程的交叉学科,它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机械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系人才培养的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强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科技人才与本领域的领军人才。在学科发展方面,强调基础与应用、传统与高新技术、结构与功能并行,重点关注“传统加工方法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新一代高附加价值材料精确成形加工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多尺度模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结构材料与功能器件加工成形技术并行”。本学科拥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加工工程系一贯坚持敬业与奉献,开拓与创新和团队作战精神,目前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3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全职外籍院士1名,国家级领军3人才3名,国家级青年人才3名。

焊接与涂层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先进材料连接与接合新技术(FSW,FSP,TLP,FSB,FSSB)、焊接结构疲劳与断裂、高能束增材制造与修复、焊接与增材制造等高能束加工过程“热-冶金-力”耦合仿真、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新型热喷涂方法开发,防护涂层开发(超高温热障涂层、环境障涂层与抗烧蚀涂层,陶瓷绝缘涂层、新型防污涂层、耐磨涂层、腐蚀防护涂层等),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与米级钙钛矿太阳电池研发等。铸造及耐磨材料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进耐磨蚀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面向严酷磨蚀服役工况)、高性能有色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面向汽车/舰船/空天/轨道交通轻量化)、核能屏蔽材料、增材制造金属/陶瓷材料(面向空天/医学)、耐磨蚀表面处理与防护(面向严酷磨蚀服役工况)。

材料加工工程系拥有先进的材料加工与制备设备及材料性能分析与表征设备,国内最齐全的热/冷喷涂涂层制备与检测设备,如具有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S-PVD)系统、低压等离子喷涂系统、150kW与80kW级高能等离子喷涂系统、微束等离子喷涂系统、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高压/真空冷喷涂系统、液料火焰喷涂系统、超高速激光熔覆系统。8kW双光束激光焊接、8kW和4kW光纤激光焊接、2kW单模激光焊接、铺粉式激光3D打印、脉冲激光焊接、机器人弧焊、应力变形光学测量、超声相控阵检测等设备;同时还包括先进的金属材料熔炼、塑性成形、3D打印、激光快速凝固等先进材料制备设备。成分与结构表征系统包括: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德国LEICA图像分析仪和Zeiss显微镜、Nano-Sizer安捷伦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等先进材料表征设备;性能测试系统包括:自动化涂层梯度热冲击性能测试平台、涂层抗烧蚀性能测试平台、电化学测试系统、太阳电池与燃料电池性能测试系统、与三体磨损试验机、两体磨损试验机、液固双相流冲蚀磨损试验机、高温磨料磨损试验机、销盘式常温、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先进的材料磨蚀性能检测设备。这些设备是确保高质量、深层次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材料现代加工技术及性能表征等试验的必备条件。

材料加工工程系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与青年项目、军工配套与国际合作项目多项,以及一批部委和产业部门的协作项目,年平均科研经费约4000万元以上。

材料加工工程系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近年来发表论文400余篇,EI、SCI收录200多篇。专著12部,主编教材7本。

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众多相关的重要部门,如电力电子、冶金、机械、国防、能源交通等产业领域涉及机械制造、微电子制造、材料设计与制造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就业,从事先进材料与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